您的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矛盾研究》结项
时间:2016-03-03   来源:网络中心
   由院(会)党组书记、院长邴正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矛盾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形式为专著。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全球化与文化发展”、“全球化与文化选择”、“全球化与文化消费”、“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四个部分。即围绕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矛盾,系统地探讨了文化批判、文化选择与文化消费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全球化的内涵、进程与性质,重点剖析全球化文化的四重矛盾冲突:一元与多元的冲突、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冲突、文化霸权与民族主义的冲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分析了当代文化矛盾产生的深层根源和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文化与文化选择的本质,提出文化选择的理想蓝图是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梳理了文化选择理论研究中的六种范式:文化进化论、文化循环论、文化相对论、文化冲突论、文化生态论和马克思主义;考察了日本、美国、俄罗斯、阿拉伯世界文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以文化消费为切入点,以经典的文化及文化消费理论为理论背景,形成关于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前提,通过对文化消费的理论阐释、现状分析,深入揭示文化消费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既是对我国文化消费现象的理论分析,也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趋势及矛盾的深层反思。第四部分探讨了全球化带给中国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中国文化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合理性选择。以文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力图构建当代中国文化选择的“和谐多样”模式;提出中国文化选择应形成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引的“层级化的多元文化板块”结构。

  该课题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立场出发,通过批判性地借鉴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和对当代文化实践的实际考察,提出当代文化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文化的地位、作用正由间接的、潜在的、派生的作用上升为直接的、现实的、主要性的作用,文化的积极与消极两重性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必须呼唤普遍的文化自省精神,摒弃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探索一种全球性自省、批判、融合、和谐的文化精神。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哲学,揭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一步揭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对于解决好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矛盾,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