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科研究 > 成果推介 > 正文
周笑梅:文创产业赋能文旅深度融合
时间:2024-01-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周笑梅

  吉林省文创产业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和政策引导扶持下,不断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先后启动一系列有关文旅发展的重大工程与重大行动,取得显著成果。一是文创产业规模逐步提升,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吉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分别比2020年和2021年增长34.2%和6.3%。吉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利润连续两年实现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利润10.8亿元,2021—2022年平均增长19.0%。2023年1—8月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6%。2022年文化产业九大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两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排在头两位。文化新业态行业稳步发展,2022年营业收入23.1亿元,2021—2022年同比增长55.6%。全省共有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74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1个。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的整体发展,提升了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二是内容创作领域成绩斐然,吉林文化IP打造成效显著。近年吉林省多项艺术类、出版类、社科类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宣部奖项或得到扶持,多部舞台艺术作品问鼎国家级最高奖项或得到扶持,多项广播电视节目获国家奖项及得到扶持,持续推出一批冲击顶流的影视作品,提升了吉林文化IP影响力。三是借力文旅融合,文创设计快速发展。吉林省文创设计积极寻求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制造的融合创新,冰雪题材的电影、动漫、舞台剧、产品平面设计等纷纷推出;在以文创推动文旅发展方面,吉林省高校展示出良好专业实力,通过打造系列高品质文创成果为吉林文化发展增辉赋能;同时,吉林省深耕文创产业,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与发展为核心,积极打造一批吉林文化创意品牌。


  从吉林文创产业发展的整体培育看,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一是以培育文化产业为核心目标,综合考量与旅游产业等多产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整体把握文创产业所涉及的诸多领域,贯彻落实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二是强化文创产业市场培育,创新文化营销模式,拓展文化贸易路径,优化产业链价值链。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立法保障。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优化政策,强化扶持力度,同时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和立法保障,切实推动吉林文创产业整体发展。


  从吉林文创产业的创新路径看,需要多维度探索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一是在赓续中华文脉主题中拓新文创领域。文创产品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吉林文创产品与文旅项目设计中,文创产业需要进一步以艺术化方式凝练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更多能够承载吉林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吉林文化IP产品与文化品牌。二是在城乡景观再造中拓展文创空间。城乡景观承载着地域历史文脉,《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城乡景区化发展目标,为吉林文创产业广泛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红色旅游景观、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等领域的城乡再造计划,拓展自身的行业领域,打开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三是在重构公共生活中推进文创参与。在“文化+”模式下,推动吉林文创更好参与“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家园”“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艺术乡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等主题的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生活探索。四是在文化数字化中推动数字文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空间数字化文化体验,渐成引领性的文化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文旅沉浸式体验产品及服务水平,强化智慧旅游场景应用,均为吉林文创产业的升级转型及新业态的培育提供了广阔前景。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