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韵书史》结项
时间:2009-01-07   来源:网络中心

由院(会)宁继福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韵书史》日前通过专家鉴定和国家社科规划办审批,现已结项。最终成果形式为著作《汉语韵书史·明代卷》。

汉语韵书史主要分五个时期,即:初始期(魏晋南北朝)。主要韵书:李登《声类》,沈约《四声谱》;定型期(隋唐宋)。主要韵书:陆法言《切韵》,陈彭年等《广韵》、《景德韵略》,丁度等《集韵》、《礼部韵略》;改革期(金元)。主要韵书: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王文郁《新刊韵略》(《平水韵》),《蒙古字韵》,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周德清《中原音韵》;兴盛期(明代)。主要韵书:宋濂等《洪武正韵》,兰茂《韵略易通》,《中原雅王文璧《中州音韵》,吕坤《交泰韵》,张元善、徐孝《合并字学集韵》;式微期(清代、民国)。主要韵书:李光地、王兰生《音韵阐微》,《佩文诗韵》,樊腾凤《五方元音》,魏建功等《中华新韵》。

   《汉语韵书史》共分四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卷;金元卷;明代卷;清代、民国卷。此课题已完成了《汉语韵书史·明代卷》。

明代存世韵书约有七十余种,藏于多家图书馆。宁继福研究员花了5年时间将六十八种韵书按传承关系及音系性质分门别类,进行介绍、研究。明代韵书的突出特点是创新。音韵内容,编纂方法,很多都是宋、金、元韵书所没有的。编纂体例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明代韵书主要贡献有五点:一是关于官话。反映官话的韵书可分出:北京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有湖北、云南两种。北京官话材料,已能将元大都音系和今北京音系连成一条直线。朱元璋传宣:“壹以中原雅音为定”,这是“语同声”的伟大呼唤。朱元璋把中原雅音确定为官话的标准音。“壹以中原雅音为定”,以及明代韵书的发展大趋势,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可以看作清末民初国语统一运动的先声;二是关于方言。明代出现一大批反映方言的韵书:吴语,皖南吴语,闽语,赣语,以及中原官话,北京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已展示出十四至十七世纪汉语方言的大体轮廓。这个轮廓与今天的汉语方言分区基本重合;三是关于古音。明代的“古今韵”韵书对古音学的贡献:方日升校正吴才老的通转说。桑绍良提出“文同则声同”,并用汉字的谐声关系构拟古韵韵部。杨时乔揭示古音不分轻重唇,古音不分舌头、舌上,古音不分齿头、正齿。这些学说,比乾嘉学者早出二百多年。应当正视、承认清代古音学的辉煌与明代“古今韵”韵书的关系;四是关于“篇”“韵”关系。字书与韵书互相配合,是汉语文字音韵训诂书的传统编纂方法。宋、金以来,重“韵”轻“篇”,明末李登、梅膺祚扭转了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回归到“字书主义,韵书主音”的正常轨道;五是方言韵书、普及韵书的“俗字俗解”,是研究方言词语、语法、民俗、历史的珍贵材料。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