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不为名利所累 唯以天下为公佟冬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长隆重举行
时间:2005-11-03   来源:摘自《吉林社科报》
  全哲洙到会讲话马俊清、谷长春、桑逢文出席

  邴正、张文显分别代表省社科院、吉林大学讲话

  本报讯(记者易茗)7月27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者、组织者佟冬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上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在长春南湖宾馆大会场联合举行了“佟冬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省委副书记、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全哲洙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说,佟冬是历史学家,曾任省社科院院长,对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拓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所具有的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坚定信念、气魄、胆识、胸怀、品德和气节,为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全哲洙要进一步开拓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新局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其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三贴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现真理、洞察事实和辨别是非的理论功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三,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切实把它贯穿于研究、教学和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中。他指出,当前尤其要重视和研究我省“十一五”规划、国企改革、扩大开放、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创业文化等问题。第四,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科发展的多样性的统一。不同学科、不同学派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对象、学术方法、思想取向、价值标准,进行多样化的自由探索,在坚持“双百”方针中加强我省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持久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并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作为社科工作者的首要素质要求。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从根本的思想起点和理论根源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切实解决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缺大家、缺精品、缺学派”的现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

  省社科院(社科联)党组书记、省社科院院长邴正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佟冬同志创建省社科院、创办《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的过程。他说,佟老生逢乱世,起自贫家,寒窗苦读,志在报国;寇侵流亡,投笔从戎,河海转战,历尽艰辛。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担任过东北人民大学(即今日之吉林大学)校党委代理书记、副校长、第三书记、东北问世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和党组书记等职务,对吉林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创与发展,起到了筚路蓝缕、奠基拓路的重要作用。佟老是《社会科学战线》的创刊人和第一任主编。《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于1978年5月,是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前夜,国内第一份大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战线》草创之初,便历经思想解放大潮,一时间百花齐放,左右交锋,风起云涌。佟老呕心沥血,推动《社会科学战线》立时代潮头,揽社会风云,采百家众长,掖青年才俊,在国内学术刊物中独树一帜,求真求实,为推动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展现大师风采,培养青年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社会科学战线》已跻身于国家重点期刊50强之列。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高度评价了佟冬同志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为吉林大学,特别是吉林大学哲学历史学所作的突出贡献。佟冬同志家乡——辽宁省辽阳市的领导、佟冬同志的学生代表、兄弟省社科院的代表及佟冬同志子女代表也在纪念大会上发了言。他们从不同角度缅怀佟冬同志并高度评价了佟冬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省领导马骏清、原省级老领导谷长春、桑逢文与会,并同全哲洙一起向佟冬同志子女代表、家乡政府代表、学生代表、生前友好代表赠送了《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才、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吕钦文、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马端忠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社科院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大会。省社科院副院长、佟冬同志诞辰百年纪念活动筹备会副主任付百臣主持了今天的纪念大会。

  又讯7月27日下午,来自省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在长春南湖宾馆就“佟冬与他的事业”进行了专题座谈。与会者围绕“佟冬同志对吉林省教育及社会科学事业的贡献”、“佟冬同志的学术贡献”、“佟冬同志的品德风范”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

  座谈会由省社科院副院长付百臣主持。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