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东北历史与文化论丛》简介
时间:2011-05-08   来源:本站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院长、专职副主席、《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社长邴正,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副院长、《社会科学战线》原主编邵汉明共同担任主编的《东北历史与文化论丛》,于2007年7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发行,共八卷。该书汇集了《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创刊以来发表的所有关于东北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成果,以400多篇文章,400万字的容量,基本全面反映了东北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整体面貌,勾勒出东北地区各个时代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该书出版以来,在学界,尤其是在东北历史与文化学界产生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考古发掘证明,东北地区的文明史同黄河流域文明一样悠久。从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玉器,到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女神庙、祭坛与积石冢,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文明走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前列。最早的文字记录如《尚书·禹贡》载: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冀州、青州都涵盖了辽东半岛与辽宁西部地区。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幽州、营州都在今辽宁辖境。
  东北地域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尧舜的肃慎及散居在辽宁西部与南部的华夏族,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并不断参与中国历史进程,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在其他任何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这种影响是双向互动的,因此东北少数民族对中原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这部《论丛》收录的文章是专业学者所作,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都很高。本丛书的出版必将为推动东北地域史与文化史的研究发挥持久的作用,为后续学者继续研究东北历史与文化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