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展望“十二五” 谋划新发展
时间:2011-04-08   来源:社科报

一、“十二五”规划背景的解读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一个巨变、四个不变”是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如何既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又能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协调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是面临的新挑战。

二、“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规划建议又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三、“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的解读

(一)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进行了专门阐述,强调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出口规模。

(二)巩固基础地位,促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四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 

(三)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二是发展壮大特色资源产业;三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推动提速升级,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突出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五)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推进长吉一体化,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进程,依托“两区四轴两带”的省域城镇体系框架,加快形成以长吉为核心、哈大和珲乌大十字交通主轴为支撑的全省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三是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切实加强人才支撑。

(七)实施富民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重点是增强产业对富民的支撑能力。要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推动全民创业。要统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促进分配公平。尤其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要继续下大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要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公共服务良性供给机制。要强化财政对富民的促进作用,坚持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民生。

(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功能。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建设高水平综合交通网络;二是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增强能源保障;四是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九)建设生态吉林,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积极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护吉林特色生态资源,构筑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并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大自然灾害防治力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5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三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四是切实做好人口工作;五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十一)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在改革方面,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主要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资源性价格改革等。在开放方面,主要是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突出引资引智并重,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国际资本,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发挥各类展会的作用,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全力打造吉林省扩大开放、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