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在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暨吉林省社科联第三届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1-01-26   来源:本站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科联主席  荀凤栖

今天,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暨吉林省社科联第三届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评委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懈努力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吉林振兴实践,潜心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创造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秀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在国际上有一定学术影响,在国内某些领域居于领先水平,在省内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成果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省工作的总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巩固全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需要社会科学提供科学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社会科学提供发展思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需要社会科学提供丰富知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探索成果。希望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以丰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提供理论支撑、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不能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

二要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加强自身的理论武装,带头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运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实践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做好全会精神的阐释和解读,做好对全会精神的宣传宣讲,帮助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理解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要始终坚持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理论只有扎根实践、服务人民才有生机活力。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吉林实际,着眼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努力方向,明确研究重点,集中科研资源,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当前,要结合我省“十二五”规划,加强对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出有理论深度、有创新价值、有实践意义的优秀成果。

四要始终坚持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的灵魂和生命。希望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理论研究同时代进步潮流、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理论研究具有深厚的实践根基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文风、作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理论精品。

五要努力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多培养有深厚学养和创新能力的理论人才,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省社科联要充分发挥党领导意识形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桥梁纽带作用,牢牢把握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正确导向,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功能,不断提高组织联络、指导协调、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热情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整体优势和组织优势,创造精品迭出、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