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会)要闻 > 正文
在院(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告会上的讲话
时间:2009-10-27   来源:本站

院(会)党组书记、院长邴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发展使新中国改天换地,虽然中间经过了一些曲折,但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震惊世界的奇迹。今天我们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总结、分析,中国人选择了一条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一、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他探索的主要是中国革命的独特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第一,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自身的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三,三大法宝,即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如何在中国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也做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毛泽东同志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他强调,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二,毛泽东同志选择了一条通过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的发展模式。尽管历史上对土改的评价不一,但总体来说,毛泽东的土改是成功的。首先,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主人地位是通过土改确立的,而这恰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其次,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继续做社会改造通过建立人民政权,用强制的政治手段在短期内消灭了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使中国的社会改造得以在三年内基本完成。第三,通过高积累、高速度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毛泽东在短短的30年做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中国的初级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二是毛泽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使中国在短期内国防实力迅速提高,换取了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的和平稳定。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艰苦的方针,使中国不受各种外界的干扰,独立发展我们的国家。金融危机对我们因此影响并不是很大,原因就是我们拥有自成体系的经济体系。

虽然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一些实践失误,如新中国成立之后没有及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发了社会内乱,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模仿了苏联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一些模式。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继续取得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而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的失误,吸收了他的伟大思想,形成了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的成就。

二、  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贡献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是使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了,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出国到处能见到华人,都不用会外语,中国人开始让世界适应自己,而过去由于我们落后导致我们完全去适应西方。实际上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点,我们完全不用搞西方崇拜。三是探索出一条既能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的繁荣模式。

邓小平同志探索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西方把他叫做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内容包括:第一,采取了公私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即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体制并存。全世界经济发展土地是个瓶颈,而中国因为土地国有则绕过了这个瓶颈。我们采取公私并存的办法,主要的资源是国家的资源,国家有权利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征用,从而大大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这是公有制的好处。而大家日常生活之所以丰富,则是因为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民营经济灵活,服务能到位。第二,党的领导,采取强政府干预模式。国家垄断了一些主要的经济命脉,因此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非常强。1998年的金融风暴,中国政府源源不断地给香港输入资金,强大的外汇储备最终将索罗斯逼退。政府的强干预有其弱点,如政府的指挥不一定合理,可能导致投资行为亏损。但政府强干预的好处也很大,首先,没有让市场经济放任,换取了社会稳定,中国社会的经济动荡幅度要比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小很多,中央有权利有能力对股市房市进行救助。其次,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这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般很难做到。第三,先经济后政治的发展模式。邓小平选择“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主,发展才是硬道理”。先经济后政治,经济至上的理论是我们这些年实际发展的原动力。虽然改革的过程一直伴随着左、右两方面的争论,但邓小平并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集中力量先把经济先搞上去。如果我们先改革政治,俄罗斯就是反面教训。邓小平同志“先经济后政治不争论”,是中国30年能够发展的重要根据。第四,强调非均衡发展的先富论。政府处理事情必须公平,不能离平均太远。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民间行为,不代表政府。先富的人群积累资本,进而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活跃市场。人民生活才得到普遍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要好好地感谢农民工,因为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正是这种非均衡发展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城市金融奇迹。第五,发展是硬道理的务实主义发展理念。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务实的思维。中华民族是一个两极融合的文化,集理想主义与务实主义、功利主义于一身,这和儒家文化的传统结构有关。儒家讲意境,可最高理想谁也做不到。于是又有了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历史务实主义。这一点中国文化里两个因素都有,毛泽东发挥了理想主义,邓小平发挥了务实主义。

以上五个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模式。我们的成就证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的成功模式是欧美模式,它有三大基本特征。第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市场调节达到平衡;第二是民主普选的政治制度,权利要自下而上;第三就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三者三位一体、互相影响。欧美模式在西方成功,到第三世界国家却普遍遇到了难题,在我们中国也一样。如果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引入中国,加上我们的非竞争发展,很快就会造成社会断裂,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放弃政府的强干预,各省自行发展,那么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就会很艰难,我们作为文化人,处境也会很艰难。所以我们要看到,中国特色还是好的;实行民主固然很好,但如果中国现在实行西式民主,一人一票制很可能导致分裂的严重后果。

尽管现在中国模式基本成功,但中国模式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磨合问题。我们要摸索一个能够贯彻社会主义宗旨的市场经济,还要摸索出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到目前为止,在磨合中出现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我们要考虑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复杂的关系,如何在市场经济改制的情况下,保障广大工人的利益,中国现在改革不能靠简单的减员增效,我们更应该探讨在改制过程中如何体现市场经济。第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断裂。先富要带后富,应该学会怎么带领,合理的分配和享用财富。我们现在存在比较严重两极分化,社会分配结构由原来的金字塔型变成现在的倒T字型。极少数人获得绝大多数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得不到成果,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第三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采取集中权力的市场经济模式,问题是一不能避免违背经济利益的、盲目的政治决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不能遏制腐败。这是强政府的两个缺点。腐败也不是不能控制,可以通过限制权力来实现。中央、地区各级权力不一,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协调好中央、地方的关系。中央权力削弱,社会容易分裂,权力高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中国文化很微妙,从宏观政治上说一定要加强控制,从微观观点上说下放权力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这两者的磨合一定要探讨。既不能放任自流,瓦解中央权力,又不能让中央权力过大,使地方没有积极性。我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当前改革思路是撤并机构下岗分流,这并非明智之举,红军长征毛泽东的口号是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斗争虽然残酷,但我们的革命还是成功的,这是因为毛泽东的凝聚力。中央、地方的关系还需要继续磨合。

我们中国模式从目前来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需要完善,我们的学者应加强研究,把中国的经验总结出来,这样能保证我们今后科学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研究现在的问题,使其不断丰富完善,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