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邴正、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曹晓峰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与讲话(摘要)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来重视东北边疆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曾先后出版了《中国东北史》《高句丽简史》《渤海简史》《关东文化》《东北民族史研究》等重要著作,奠定了我院在这方面的研究优势。近年来在我们吉林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积极参加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的工作,积极组织我院专家学者申报“东北工程”课题;先后成功主办了两届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讨会及高句丽学术研讨会和纪念高句丽迁都渤内城(音译)两千周年暨第三届全国高句丽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组织科研人员撰写并出版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丛书》,该丛书,包括《吉林通史》《中朝历代朝贡制度研究》《简明高句丽史》《明代东北疆域研究》《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和《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尽管我院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是严峻的。当前,我国东北边疆地区面临着国际竞争,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面临许多新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加倍努力,继续深入扎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东北边疆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清理东北边疆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脉络,加强应用研究,拿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更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良好开端。
东北边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待不断深入地挖掘。仅以辽河文化为例,几千年中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各少数民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形态,不仅先后建立了辽国、金国等帝国政权,而且满族入住中原,君临中国近三百年,对辽河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扩大中华文化的外延。从目前来说它把中华文化的起源上推了一千多年,对辽河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有利于加强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明我们中华文化并不是一源的,而是多源的。东北地区既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辽河民族的每一次南下对原有的中华文化都是一次进化,为原有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辽河文化的研究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近几年我们开展了东北工程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这项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些重点课题的完成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一些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这次会议的召开还标志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东北三省社会科学院及其他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一定会尽全力以极大的热情与各单位密切配合投入这项研究中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