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围绕抗日战争这一宏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仅2015年这一年就9论抗战。其中,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研究,党史部门等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时,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8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这凸显了习总书记对东北抗联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面对国家这一重大战略需求,院(会)李倩研究员,组建团队,收集资料,进行采访,实地踏查。经过长期努力,首先完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以下简称《第一军》)的撰写,并于2017年5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军》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以34万字专门论述抗日联军第一军,这是第一部。全书由八章组成,除第一章记述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侵略史实外,其余各章均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坚强领导;突出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抗联第一路军的战斗历程;突出各族各阶层人民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支援抗联和投入打击日伪军的英勇斗争。
《第一军》在资料挖掘上有新拓展。研究历史,必须从事实出发,充分地占有资料,用史实发言。众所周知,东北抗日联军史,史料匮乏,一直是抗战历史研究中文献记载较为薄弱的一个领域,甚至造成国内抗联史研究重复、薄弱、空白,有些问题出现严重分歧。但也要看到,抗联史还涉及日本、朝鲜、苏联(俄国)等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有较为丰富的与抗联相关的档案资料、三亲(亲见、亲闻、亲历)资料、回忆录、采访录、日记、书信等以及研究成果。通过对其搜集、整理与研究,既可以补充国内抗联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以与国内资料形成互证或补证,从而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抗联历史原貌,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作者充分利用这部分档案资料及研究成果,尤其是日本留下的日伪档案资料向世界发出声音,不仅极具说服力更能提高话语权,同时可促使国际社会各界去思考、认识和认可中国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第一军》在相关问题上有新认识。既记述了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之第一军创立背景、建立和发展历程,更以主要篇幅,阐明了第一军指战员自觉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宝贵的生命,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中华各族儿女抗敌御侮,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耿耿忠烈,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不败的民族魂。书中记述了中共中央、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发动、领导民众抗日的事实;记载了第一军在各地积极地开展抗日游击战斗,粉碎日伪对东边道地区的“大讨伐”,开辟了河里、那尔轰等抗日游击根据地,扩大了抗日游击区;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成立了南满反日总会等群众团体,积极筹建南满抗日政权。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军在南满战场上主动出击,牵制驻东北的关东军入关,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详尽描绘了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主要负责人杨靖宇、魏拯民等,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围剿,研究制定对策,采取奔袭、夜袭、伏击等各种奇袭方式以及守战、避战、声战等多种高超的战术,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振奋了军民士气。
《第一军》在理论方法上有新突破。研究抗战史,也必须运用辩证法,将第一军的研究纳入到特定历史范围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习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为撰写《第一军》,作者呕心沥血,挖掘研究与抗联历史相关的中、苏、日、朝、美、英等国档案文献资料及亲历老战士的口述资料。对档案资料,尤其是日伪档案资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慎重甄别其真伪。作者运用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社会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使本书的研究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一是作者运用了社会学家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抗联全部遗址遗迹进行了实地勘查;二是既记录日寇给东北造成的物资损失,又特别强调易被忽视的对东北民众社会心理所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尤其对抗联老战士的口述史资料的整理,运用社会史学和心态史学的研究方法,具体而深刻,感人至深。三是充分运用日军“讨伐”前精密部署及战后详细统计等日文原始数据。如《1935年秋季‘讨伐’敌我损失统计表》《1932年3月至1935年3月伪军伤亡统计表》《1936年1月至12月作战损失统计表》等统计资料,有力地揭露了日本侵华本质及其残暴手段给东北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作者注重研究视角创新,从国际视角、各民族各阶层抗战的视角,梳理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一,第一军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共满洲省委提出的正确方针政策、战略战术,这是抗日队伍坚持长期斗争的根本。第二,第一军既注意广泛发动各民族各阶层,又积极联络吸纳旧军队乃至绿林武装,成为抗日斗争胜利的基础。第三,第一军创立、建设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是打击日伪军,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第四,第一军既关注军事纪律,又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工作,对加强抗日队伍实力,增强军民战斗必胜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五,第一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熔铸了光照千秋的民族魂,树立起不朽丰碑。东北军民14年气壮山河的抗战,英勇牺牲的将领无数。书中几乎记下了每一位献出宝贵生命的将士所表现的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这不仅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些革命先烈,还教育后人学习英烈为捍卫民族生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勇献身的精神。
《第一军》启迪我们的地方很多,个人谨记录以上几点心得。《第一军》前有103幅珍贵图片,有助于读者了解第一军史;书后有第一军大事记和52位第一军将士英烈谱,将永彪史册。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