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
主编:杨学峰
副主编:姜峰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第1版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上的主要力量,中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最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一书由院(会)俄罗斯研究所杨学峰主编,副主编为姜峰,编委成员有周伟萍、陶丽、谢颖、盛海燕、崔小西、张磊、余鑫、姜喆。该书主要编写了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中苏联合同日本法西斯做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6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出版专题工作会。会上要求确保抗战题材重点选题和经典图书的出版、重印、再版、发行和宣传推广等工作的有序推进。《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有幸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该书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部的审核,经过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在2015年1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静杰研究员为此书作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以详实的资料,全面而系统地再现了中苏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波澜壮阔的历史,并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深刻的分析,这对人们抚今追昔,吸取历史智慧,更好地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向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一书正是讲述了中苏联合反法西斯的战争史实,以全新的视角,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梳理,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中苏相互支援反法西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华直接威胁了苏联在远东的安全、损害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经济利益,苏日矛盾不断激化。面临共同的敌人——日本,中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苏联积极援华抗战,这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加速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苏的援助是相互的,中国也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第二章是苏联与东北抗日联军共同反法西斯。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1939年和1940年,东北抗联遭受严重困难和挫折,转入苏联远东境内,得到了苏联远东军的帮助,进行队伍的休整和训练。1942年8月1日,抗联教导旅成立,也称苏联远东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在苏联远东军的指导下进行各项军事训练,为日后重返东北战场,实行战略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是抗战时期的苏联与中国国民政府。“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苏联政府鲜明地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给予了鼓励和支持,不仅在道义上,更在军事上予以援助。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苏联立场鲜明地在各种场合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张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接踵而来,苏联对中国的军事贷款、军火援助和军事顾问援助是战时苏中关系的一大亮点。第四章是中苏空军联合抗击法西斯。抗日战争时期,英、法、美等国对日采取绥靖政策,而苏联出于道义和同情,以志愿的形式组织援华航空队帮助中国抗战。就这样,苏联航空志愿队成了比美国援华的“飞虎队”更早地出现在中国领空的外国援华航空志愿队。他们被中国军民亲切的称为“斯大林之鹰”和“正义之剑”,在中国抗日最危急的时刻,给予了中国人民极大的帮助。第五章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苏情报合作。近些年来,随着一些机密档案的不断解密,中苏双方在情报合作方面的内幕也渐渐地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抗日战争初期,中苏情报合作极为隐秘,中苏情报机构得以建立,也就是当时的“技术研究所”,中苏技术研究所的情报在抗日战争初期显得异常重要,通过研究所获取的情报为中苏两国共同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中苏情报合作无疾而终。第六章是中苏联合在东北战胜日本法西斯。1945年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红军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内忧外患致使日本天皇于8月15日中午发布投降诏书。苏联对中国东北出兵,避免了盟军和中国军民的大量伤亡,把日本企图以东北作为基地继续进行顽抗的妄想彻底扼杀。此外,苏联红军在东北期间暗中帮助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共军队占领东北城市和乡村,壮大了中共的力量。苏联对日宣战后,开始大量修复和运营东北铁路,并且把大量战略物资移交给中共,为中共争夺东北创造了条件。
《中苏联合反法西斯战争实录》一书让我们“以史为鉴、开拓未来”。七十年后的今天,中俄作为战略伙伴,在安全上互为战略屏障和战略后方,有效地维护了两国的国家安全以及远东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启迪。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