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吉林省古代文学作品辑录》
作者:王卓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一个地域的文学以文字与语言符号将本地域的文化记忆由远古积累下来,携带至今,属于该地域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吉林省古代文学作品辑录》作为“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之一,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王卓研究员担任主编,课题组由吉林省社科院王艳坤、祝立业、邵立坤等组成,是“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工程”项目,也是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
课题本着厘清吉林古代文学作品基本状况的宗旨,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希望把与吉林省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古代社会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主要文学作品汇编起来,使吉林省古代文学的大致面貌得以呈现,为吉林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资料。
对于吉林文学而言,一方面由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尚未以吉林文学的视角进行,导致至今为止吉林文学尤其是吉林古代文学的整体状况,尚没有被完整地勾勒出来;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学观念,更多地是以作家文学的状况来判断文学发展的程度,以这样的标准看来,吉林地域的古代文学与数千年间灿烂辉煌、绵延不绝的中原、江南等地相比,确实是“文风不振”,仿佛没有专门整理的必要。但是,当以文化视角观察现代白话文学出现之前的吉林地域的文学时,其多民族、多语言、多形态的民间文学,则呈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不仅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地域的中国文学,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作品很多没有被记录下来,却始终活跃在吉林大地上,与世代吉林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历史记忆息息相关,是极其重要的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本书就是以综合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宏观视角,对吉林古代文学作品的一次文献整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吉林古代文学作品的客观面貌,同时为吉林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虽然此前对于吉林古代文学作品没有进行过专题的资料整理,但自古代时期起,尤其是清代和当代,已经进行了与之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第一,是从中国、东北及由东北民族所创建的政权的文学角度进行的整理,其中无疑包括了现吉林省行政区内文学作品的情况。第二,是吉林籍作家作品专集以及在吉林创作或者描写吉林景物风俗内容的外省作家的作品专集。第三,是夹杂于中国历代史书、方志等历史资料,文人笔记、文学史著作以及朝鲜、日本文献中的属于吉林古代文学范畴内的作品。第四,是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收集整理的能够明确认定为古代传承下来的歌谣、民间故事、满族说部、蒙古族乌力格尔等民间口传作品。
本书的吉林省古代文学作品,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前,以现吉林省行政区域为基本范畴,参照清代吉林将军及其前身宁古塔将军所管辖的区域及曾在吉林省地域之内设立过都城的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区域之内,由吉林各族人民创作或传承以及由其他地域人创作的主要书写所属区域的自然风物或人文历史的各类文学作品。
之所以不以现今吉林省行政区作为地域划分的绝对标准,不仅因为吉林作为省级行政区,出现于清代,此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与如今辽宁的某些地区,尤其是如今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文学现象加以准确的区分,有很大的难度;还因为如今的吉林省行政区,为1954年划定的,与清代宁古塔将军及吉林将军管辖的区域有很大的差别,即便在清代,吉林的地域范畴也数次发生变化。
清代的吉林原属宁古塔将军管辖,行政首府为宁古塔,后迁吉林乌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1907年4月20日,吉林将军与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一道,由将军制改行省制,始称吉林省。在清代,吉林将军辖区有三次变动。原本开原以北直至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皆归宁古塔将军及其后改称的吉林将军管辖。
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了如今吉林的省域范畴:清代以前,以今吉林区域的地理范围为主,对于主要活动于吉林境内以及在吉林区域内设立都城的地方政权,如肃慎、金、东夏、后金等,其文学现象可适当超出这一地理范畴,以使其文学现象不至于因古今行政区域的差别而支离破碎,也为自古以来属于如今吉林行政区域内文学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充分的历史资料。清代,以宁古塔将军和吉林将军所管辖范畴为准。清朝灭亡之后,限定在今吉林省行政区域之内。
本书力图依靠古今中外的各类文献资料,尽量多地收集整理出五四新文学出现以前,具有现代意义上文学特征的各类吉林文学作品,共分三大类:第一,抒情类作品,包括歌谣、诗词、骈文;第二,叙事类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单篇散文、文人笔记、史传文学和长篇口传叙事作品;第三,戏剧曲艺类作品,包括元杂剧、二人转、子弟书、八角鼓等。
辑录自文献的作家文学作品,时代认定严格依据作者生活与写作的时间,辑录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依据其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间。在版本选择上,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的或时间上较早的。
本书有全文选录、节选、提要三种辑录方式,对于短篇作品、出版年代较远或查阅困难的作品、散见于古籍中的独立篇章的作品,采用全文收录的方式;对于长篇作品中只有部分内容与吉林相关的作品,采用节选的形式加以收录;对于近期整理出版过,查阅较为便利的部分,采用提要的方式收录进来。
本书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理论价值。本书以现吉林省行政区所辖地域为主要地理范畴整理吉林省的古代文学作品,是填补学术空白性质的工作;为此而进行的相关理论探讨,将确定吉林省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性质与类别,对于极为薄弱的吉林省古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而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
第二,资料价值。本书以现存古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力争对吉林省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做较为全面的辑录,从作品类别上,囊括抒情、叙事、戏曲三大类型,从作品属性上,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从时间段上,包括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从民族属性上,包括肃慎、秽貊、靺鞨、契丹、女真、蒙古等诸多民族;从属国、朝代上,涵盖较全面,是吉林省域古代文学的第一步完备资料。
第三,文化价值。吉林省的古代文学作品,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历代吉林地域内各族人民创造的重要的精神遗产。由于吉林文学的发展轨迹,实际上与吉林省地域文化的发展轨迹相一致,因此对吉林省古代文学作品的完整辑录,实际上也是对吉林省地域文化一个重要侧面的梳理,对于当代人完整把握吉林省传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吉林地域的人文传统,具有重大意义;在与拥有唐诗宋词的中原地区的比较中,吉林人缺少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吉林省古代文学作品的全面梳理,会在某种程度上纠正这样的观念,直观认识到吉林地域丰富而独特的文学成就,有利于吉林人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意识;本课题中的吉林省的古代文学作品,既包括吉林省籍人写吉林的作品,也包括外地人书写吉林景物风情的作品,是古人对吉林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的文学记录,对于当代人了解和认识古代时期吉林地域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具有特殊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古代的文学作品经过系统整理后,可以经过由资源向资本、由精神形态的作品向物质形态产品的现代转换,为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产业,提供重要资源,发挥特殊作用。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