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人著述 > 哲学 > 正文
《希望的视域与意义——恩斯特•布洛赫哲学导论》
时间:2019-12-12   来源:本站   作者:金寿铁



  原院(会)哲学与文化研究所金寿铁研究员所著《希望的视域与意义——恩斯特•布洛赫哲学导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2016年12月出版。本书系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布洛赫哲学思想的专著。

  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工程指引下,我国的布洛赫研究正在起步。除了部分专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布洛赫哲学之外,一些青年学者也开始做关于布洛赫哲学的硕士、博士论文。但是,迄今为止,布洛赫的主要著作均没有中译本,有关中文文献资料更是奇缺,这给有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初学者造成了很大困难。

  本书旨在与国际布洛赫研究接轨,根据第一手德文文献资料,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外布洛赫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布洛赫主要著作,全面展示布洛赫哲学思想的基本面貌和丰富内涵,特别是注意发掘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创新,为国内布洛赫研究人员和青年学者提供一本简明扼要、全面系统的布洛赫研究的案头书。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研究布洛赫基本思想:自然过程哲学、人的解放哲学、美学、末世论等,第二部分系统研究布洛赫基本著作:《乌托邦的精神》《作为革命神学家的托马斯•闵采尔》《痕迹》《这个时代的遗产》《天赋人权与人的尊严》《主体-客体:对黑格尔的解释》《希望的原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马克思,直路,具体的乌托邦》《世界的实验》等。第三部分附有布洛赫传记文献和生平著作年表,为读者进一步查阅和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布洛赫著作是具有包罗万象性质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些著作不仅展现了布洛赫本人的根本哲学思想,也包含了他对世界内容及其象征形象和模型形态的详尽解释。在哲学的贫乏时代,布洛赫通过一系列伟大著作使形而上学重新成为真理与现实,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布洛赫哲学思想的宗旨就是要阐明整个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种“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贫困、剥削、压迫和异化的社会制度。在他看来,作为人类学范畴的“希望”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

  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的各种表达方式。

  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上看,布洛赫与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格奥尔格•卢卡奇、安东尼奥•葛兰西齐名,但是相比之下,前三人都是党内理论家,其影响主要局限在左翼知识分子圈子内,只有恩斯特•布洛赫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效应远远超出左翼知识分子范围而渗透了20世纪整个西方精神史:从音乐科学到神学,从语言科学到法哲学,从表现主义艺术到蒙太奇,到处都能找到布洛赫思想的踪影。

  布洛赫哲学思想是20世纪庞大而出类拔萃的精神遗产。时值当今国人正圆中国梦之关键时刻,布洛赫的开放的希望哲学、自然哲学、人的解放哲学、宗教哲学、先现美学、末世论等,对于我们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传统,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自然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奠定新的世界形态的形而上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乃至共同生产力,建设绿色低碳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导向价值。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