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由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于2017年12月2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央和省市智库管理部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及智库研究界的7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政表示,智库治理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智库功能发挥的重大前提。近年来,智库治理得到了智库管理部门和智库界高度重视。智库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智库产品供需渠道日渐成熟,智库人才流动更加便捷,智库资金来源更加多元,有力助推了特色新型智库成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当前,时代变革的速度、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智库很多不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智库越来越有必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行自我审视、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智库治理的过程也是回归初心的过程,智库界要立足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作用发挥,立足破解改革开放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目标指向,立足奉献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寻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优化方案,寻找智库产品、生产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的提升之道。
光明智库对我国智库治理进行了长期关注,“智库”版创刊三年来,始终把智库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作为重要内容。光明智库电子期刊的创立又为智库治理研讨和传播带来新的触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与南京大学联合研发了《中国智库索引》,是国内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2016年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智库治理论坛,来自智库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智库治理的未来方向和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智库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将南京大学在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总结为:一是整合校内力量,重点打造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的高校智库,强化机构支撑;二是围绕党和政府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鼓励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需求,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长期的跟踪研究、敏锐的全球眼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建言;三是鼓励新型智库扮成法人化、实体化机构,打造用人、经费、分配、项目管理方面的竞争机制。在智库成果评价方面,南京大学颁布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方案、校内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实施意见等,尊重和鼓励校内科研人员从事智库工作。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等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涉及新时代广大智库工作者和思想理论工作者的新使命,做好理论创新的推进者、面对问题的剖析者、党政决策的限制者、中国道路的诠释者;准确把握智库发展的定位,创造适宜中国智库发展的外部环境等不同领域。
大会发布了《2017年度CTTI来源智库效能报告》、CTTI最新来源智库增补名单。此外大会还介绍了CTTI二期建设进度(天津版),公布有奖征文评选的结果并对获奖人员颁奖。大会还发布了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和南京大学共同设计研究的“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发布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就本年度思想理论界热点问题和下一年度态势进行了分论坛研讨,按照智库管理界、智库界等不同类别分8个组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记者 安然)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政表示,智库治理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智库功能发挥的重大前提。近年来,智库治理得到了智库管理部门和智库界高度重视。智库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智库产品供需渠道日渐成熟,智库人才流动更加便捷,智库资金来源更加多元,有力助推了特色新型智库成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当前,时代变革的速度、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智库很多不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深层问题逐渐显现,智库越来越有必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行自我审视、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智库治理的过程也是回归初心的过程,智库界要立足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作用发挥,立足破解改革开放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目标指向,立足奉献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寻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优化方案,寻找智库产品、生产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的提升之道。
光明智库对我国智库治理进行了长期关注,“智库”版创刊三年来,始终把智库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作为重要内容。光明智库电子期刊的创立又为智库治理研讨和传播带来新的触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与南京大学联合研发了《中国智库索引》,是国内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2016年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智库治理论坛,来自智库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智库治理的未来方向和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智库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将南京大学在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总结为:一是整合校内力量,重点打造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的高校智库,强化机构支撑;二是围绕党和政府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鼓励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需求,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长期的跟踪研究、敏锐的全球眼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建言;三是鼓励新型智库扮成法人化、实体化机构,打造用人、经费、分配、项目管理方面的竞争机制。在智库成果评价方面,南京大学颁布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方案、校内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实施意见等,尊重和鼓励校内科研人员从事智库工作。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等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涉及新时代广大智库工作者和思想理论工作者的新使命,做好理论创新的推进者、面对问题的剖析者、党政决策的限制者、中国道路的诠释者;准确把握智库发展的定位,创造适宜中国智库发展的外部环境等不同领域。
大会发布了《2017年度CTTI来源智库效能报告》、CTTI最新来源智库增补名单。此外大会还介绍了CTTI二期建设进度(天津版),公布有奖征文评选的结果并对获奖人员颁奖。大会还发布了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和南京大学共同设计研究的“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发布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就本年度思想理论界热点问题和下一年度态势进行了分论坛研讨,按照智库管理界、智库界等不同类别分8个组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记者 安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